本文作者:五六笔记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

五六笔记 2024-12-16 72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摘要: 图、文/爱范儿授权转载紧赶慢赶,终于在 iPhone 15 Pro 系列正式开卖前,把测评赶出来了。如果要看 iPhone 15 的开箱体验也有!👉iPhone 15 开箱评测:兼...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张

图、文/爱范儿授权转载

紧赶慢赶,终于在 iPhone 15 Pro 系列正式开卖前,把测评赶出来了。

如果要看 iPhone 15 的开箱体验也有!👉iPhone 15 开箱评测:兼顾娱乐性与实用性的一款 iPhone👉 iPhone 15 开箱体验:最实在的一款标准版 iPhone 机型

虽然时间有限,但我们还是把你可能关心的照片、USB-C、性能、运行内存等方面,都进行了测试,这可能是你目前能看到的最完整的 iPhone 15 Pro 开箱测评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张

iPhone 15 Pro 外观设计

我们拿到的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分别是钛原色与深蓝色。实际上手来看,钛原色是很低调、百搭的水泥灰色。深蓝色要比官网图片精緻、高级许多,在比较暗的光线下和前代的深紫色有点相似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3张

我个人比较推荐浅色的版本,因为浅色边框会让屏幕黑边看起来更窄。

回到手机本体,iPhone 15 Pro 系列的外观变化,都是基于实用主义的更新。这也是 Jony Ive 离开苹果设计团队后,产品设计的思路转变:不再设计至上,而是实用为先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4张

早早就曝光的钛合金圆弧边框,以及史上最窄屏幕黑边,带来了以下几个新体验:

非常有感的轻盈机身

相比不鏽钢,钛合金的密度直接腰斩。这让 iPhone 15 Pro 系列比前代轻了 19g,相当于三枚一元硬币。而握在手里,则是真的能明显感觉到这份重量带来的惊喜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5张

作为大屏幕的爱好者,过去几年每天使用手机 8 小时以上,我的手指为了好好握着 iPhone 被压榨的快要变形了。为手指减轻负担,是苹果更换材质的出发点,也是你我急需解决的痛点。

实际上,手感的提升,减重只贡献了一半的功劳。再次证明潮流是个圈的圆弧设计,也是一大功臣。圆弧边框结合了 iPhone 11 时代的舒服感,手感好了一大截。

微曲的屏幕边缘,会反射一层高光,看起来更精緻,你在滑动返回时,触感也更好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6张

正面缩窄至 1.5mm 的屏幕黑边,并非全是为了好看而已,而是为了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,缩小机身尺寸。这使得机身高度、宽度各减少了约 1mm。

细节上,还有一些变化值得你留意。相比前代,机身厚度增加了 0.4mm。镜头模组的厚度,15 Pro 与 14 Pro Max 相同,均为 12.05mm,15 Pro Max 则厚了 0.3mm。

5 级钛合金更耐用

苹果强调 iPhone 15 Pro 系列使用了 5 级钛合金,它包含约 6% 的铝和 4% 的钒,硬度高、耐腐蚀,和前代的手术级不鏽铁,也就是 316 不鏽钢相比,硬度更高。并且苹果使用了新的工艺,让内部结构与边框结为一体,防止摔、碰所带来形变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7张

这也是为什么,我们敢用它砸各种东西,而且手机完好无损,连刮痕都看不到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8张

相比不鏽钢,钛合金对于指纹油污比较不会那么显眼,配合 PVD 涂层,一擦就干淨。另外我们使用 SIM 卡针在两者的表面用力刮,钛金属的伤痕比不鏽钢要轻,而且比较容易被忽略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9张

精巧坚固且耐用的钛金属,已经让我期待,苹果什么时候再次把它用于 MacBook 上了。为什么说又?因为在 22 年前的 PowerBook G4 上,钛合金曾昙花一现。希望苹果对钛的执念,时隔多年未变。

USB-C 充电、传输孔

不仅设计潮流是个圈,科技也是个圈。

2023 年了,数位时代的两个头条,居然一个是 USB-C,一个是 5G。

iPhone 15 Pro 的 USB-C,按照 10Gbps 的传输速度,严谨来说是 USB 3.2 Gen 2,但 USB 规格的命名过于溷乱,苹果也懒得解释,就直接称之为 USB 3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0张

包装里附赠的 USB-C to USB-C 线都是白色编织材质,与 iPad Pro 同款,长度 1 公尺。

但你要注意,这根线只支持 USB 2.0 的传输速度,我们将它与 USB 3 的线做对比,传输 2.89GB 的视频,Apple 原厂附赠的 USB 2.0 线用了 82 秒,USB3 的传输线只用了 4 秒,差了 20 倍。所以有资料传输需求的网友们,还是得再买条线比较好。

充电孔升级了,但充电速度没有,与上代一样。不过 iPhone 15 系列加入了反向充电,通过 USB-C 连接耳机、手表,提供最高 4.5W 的充电,应急补充个几 % 的电量还是不错的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1张

USB-C 的价值,绝不仅仅是传输省时间,或者出门少带一条线,它也为工作流程带来了新的可能。外接读卡机、外接硬盘存取资料、连接显示器;又或者录制 4K60 FPS 的 ProRes Log 视频直接存到外接硬盘,节省 iPhone 内空间的佔用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2张

还有一点,是你不必再有购买过时产品的心理负担。

去年我纠结很久但还是买了的 Lightning 音源线,如今已成过眼云烟。如今有了 USB-C,意味着相关配件至少可以用… 十年?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3张

Action Button 动作按钮

与 Lightning 一起退场的,还有静音拨片。苹果把它叫做 Action Button,中文称之为动作按钮。

实测前,我会担心怎么确认手机处在静音状态。这一点苹果考虑到了,直接把静音图示放在左上角常驻着给你看。

但是,当你开启勿扰、工作、睡眠等模式时,这个图示就被挤掉了,你需要下滑控制中心确认到底现在是不是处于静音状态。没错,苹果把原本镜像功能的位置,换成了静音功能,方便你快速切换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4张

在设置里,你可以自定义 Action Button 动作按钮的触发功能,动画很酷炫。一键打开相机、手电筒、录音等都很方便。其中,触发捷径最有意思。

设置好对应的捷径,就能一键听歌识曲、一键上下班打卡,甚至一键:原神,启动!

A17 Pro 的效能表现

既然启动原神了,那我们接下来说说性能。

3nm 制程工艺的 A17 晶片,后缀从以前的 bionic 彷生,改成了 PRO,听起来更专业、强悍。从 GeekBench 6 的跑分来看,CPU 单核与多核比前代提升约 11% 和 9%,GPU 则提升约 20%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5张

使用 3D Mark Wild Life 跑分测试,iPhone 15 Pro Max 比前代分数高了约 31%。重新设计的 GPU,在实测分数上确实提升明显。

A17 PRO 採用硬件加速光追技术,相比 A16 彷生晶片基于软件的光追,速度提升了 4 倍。你的下一台游戏主机….何必是游戏主机。

不过,发表会上展示的光追版手游,如原神、生化 4、刺客教条等,目前还没上线,得再等等。我们基于原神 4.0 版,先窥探下这颗晶片的实际表现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6张

可惜的是,截至目前为止还不支持 iOS 17,FPS 暂时无法确定,并且这个版本还未针对 A17 PRO 提供光追效果的支持。

但我们可以先看看清晰度、温度的表现。

在室温 25℃ 的条件下,我们来枫丹跑半小时,包含陆地和水底。

画质选项统一调到最高,屏幕亮度手动控制在 80%,可以观察到 15 Pro Max 的温度起伏,比前代来得大,最高来到了 48℃,相当激进。20 分钟后,两者都降到了 40℃ 左右,30 分钟时略有回升,在 43℃ 左右徘徊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7张

在对应的时间点,我们也在相同的位置截了图,观察画质的变化。但放大查看细节,两者都没有肉眼可见的差别,画面一样绚丽细腻。

具体的 FPS 表现,等可以测试后再给大家补充。

首度升级 8GB 运行内存

虽然发表会和官网都没提,但 iPhone 15 Pro 系列的 RAM 运行内存,升级到了 8GB。和 iPhone 15 标准版以及前代的 6GB,用起来有什么不同呢?

我们依次打开 20 个相同的 App,进入相同的二级页面,观察 App 的留存率和流畅度。结果是,iPhone 14 Pro Max 停掉了 5 个 App,iPhone 15 Pro Max 全部好好的,切换流畅滑顺。

日常使用,不用苦恼杀后台这件事了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8张

重中之重的升级:影像

说了这么多,终于来到 iPhone 15 Pro 重中之重的升级:影像了。三颗镜头我们一一来看。

首先是超广角镜头

iPhone 15 Pro 硬件规格与前代相同,同样为 1,200 万画素,ƒ/2.2 光圈。更先进的演算法,能否能让老树发新芽呢?对比以后可以发现,iPhone 15 Pro Max 锐化低了,画面更干淨,色彩也更自然真实。观察白云,HDR 的效果也有改善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19张

接着来看广角镜头

iPhone 15 Pro 广角镜头 CMOS 尺寸、规格也与前代一致,但 A17 PRO 与新演算法,带来了更多可玩性。

拍摄格式上,有了更多选择。预设情况下,是以 2400 万画素的 HEIF 格式输出照片,静态或 Live Photo 都是如此。

相比前代预设的 1200 万画素照片,细节提升十分明显。放大之后,你可以清楚的观察到令人反感的过度锐化消失了,皮肤、草地、天空的立体感更强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0张

在上方的工具栏,可随时切换 4800 万画素的满血 HEIF 格式,或者 1200 万、4800 万画素的 ProRAW 格式。

四种格式的照片大小分别如图所示。如果你不会用支持 RAW 格式的软件修图,那我建议你首选 4800 万画素的 HEIF 格式。记录的细节更丰富,锐化程度更低,佔用的空间也较为合理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1张

可玩性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照片格式上,还有可自定义的主镜头焦段。

感应器器面积增大带来的一个问题,就是焦距越来越广,否则镜组的厚度控制不住。我们 2 年前出过一则内容,分析了主镜头越来越广的弊端。简单来说就是难构图、拍人不好看。

iPhone 15 Pro 的解法是,通过数位裁切,给几个预设的焦段。在设置里点击保存设置,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焦距,这样每次进入相机,主镜头就会开启预设的这个焦距了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2张

同样的场景和拍摄距离,你可以看出原生的 24mm、28mm 与 35mm 的画面差异。后者更聚焦主体,减少杂乱的信息入镜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3张

有网友会好奇,将 iPhone 14 Pro 系列手动拉至相同的焦距,不是一样吗?实测发现,两者在画质上确实接近, iPhone 15 Pro 系列赢在切换方便罢了。

可玩性还没说完,全新的人像模式也算一个。2400万画素以内的格式,iPhone 能自动识别人、宠物、各类物品,然后自动捕捉环境的深度资讯。

你可以在拍摄界面,直接点击光圈图示将背景虚化,也可以拍完再到相簿里调整对焦点和虚化程度。简单来说就是先拍后对焦,虚化程度任意调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4张

最后是长焦镜头

最后,我们来看看长焦镜头。

由于机身空间的限制, iPhone 15 Pro 没能像 iPhone 15 Pro Max 那样塞下四重反射稜镜来实现 5 倍光学变焦。同样的拍摄距离下,你可以看到 iPhone 15 Pro 的 3 倍变焦,与 iPhone 15 Pro Max 的 5 倍变焦差了多远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5张

另外在最远变焦距离上,两者也有差距。iPhone 15 Pro 最远是 15 倍,iPhone 15 Pro Max 是 25 倍。但我觉得这个倍率没什么意义,因为是数位变焦,拍出来的照片是这样的,毫无美感。

就我个人喜好而言,iPhone 15 Pro Max 的 5 倍变焦是更合我意的。更强的空间压缩感,可以拍特写或是极简风的画面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6张

另外这颗 5 倍长焦镜头,在低光源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开启拍照,也支持夜间模式。凭借强大的演算法,在噪点满满的预览框按下快门,你能得到一张色彩真实、清晰干淨的照片。

耀光效果改善了吗?

值得一提的是,iPhone 15 Pro 版三颗镜头都用上了奈米涂层。同样的角度,你可以看到 iPhone 15 Pro 系列的耀光变弱了,尤其主镜头的拍摄更加明显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7张

以上说的是普通使用者可感、可知的一些变化,还有一些面向专业影像工作者,或者暂时体验不到的功能,我们这里快速带一下。

一是可以接入 Capture One,使用连接拍摄照片,对于电商摄影师来说应该是有用的。

二是影像支持 Log 格式,简单来说没有经过调色处理的底片,拥有更大的宽容度。对比调整后的 log 视频与直出的视频,你就能察觉出两者动态范围的差距了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8张

三是可以外接硬盘,拍摄高达 4K60 FPS 的 ProRes log 视频,但是空间佔用惊人,一分钟大约 12GB。

至于重磅且新奇的空间视频拍摄,目前还无法体验。等这个功能上线后,再来给大家详解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总结

在 iPhone 15 系列发表后,唱衰苹果的声音不绝于耳。比如失去创新、无聊、乏味。

实际真的如此吗?

体验过、审视过 iPhone 15 Pro 系列后,我反而认为,它是 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。只是,隐形升级大于显性更新,然后….仅限于 Pro 系列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29张

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做「延迟满足」,意思是不立即满足自己的慾望,而是选择等待,以便在将来获得更大的反馈。

在我看来,iPhone 15 Pro 系列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「延迟满足」。乍看之下或刚上手时,你可能觉得:就这样?但苹果埋藏的多条长线,会让 iPhone 15 Pro 系列,在未来三五年里,持续给使用者提供满足感与可能性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30张

A17 PRO,第一次将 3A 大作搬到了手机平台上。

空间视频拍摄功能,第一次将复刻世界的能力,交到了你的手上。我希望过年回家时,能用它把家人、把住过的老房子,保存在手机里。几十年后,我相信这是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。

苹果发表会上没说的,还有一个隐性升级,那就是 iPhone 15 Pro 系列,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 Thread 协议的手机。

Thread 是新一代低功耗、低频宽智慧家庭传输协议,由于这个协议太新了,目前应用场景还不明确,苹果此举更像是未雨绸缪,想把手机打造成未来智慧家庭的中枢。

iPhone 15 Pro 开箱体验:iPhone X 之后最具创新力的一代 第31张

所以,抛开智慧型手机市场增长乏力的困境,不论头显产品是否会拉开新的叙事序章,iPhone 15 Pro 都值得视为富有创新性的产品。

等手机与主机不分彼此时、等手机成为头显世界的创作、连接工具时,等手机成为你的家居贾维斯时,iPhone 15 Pro 系列,会被追溯为这一切的开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