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丝绸(丝绸之路的源头)
丝绸作为中国的特产,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对我们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自然界的蚕吐丝结茧是很自然的。早在远古时代,我们勤劳的祖先发现它后,就收集整理蚕丝,然后织成舒适、轻便、吸湿透气的丝绸。
曾几何时,穿丝绸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。
自西汉以来,随着产量的增加,中国丝绸开始大量运往国外,成为举世闻名的产品。也开启了世界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东西方贸易交流,史称丝绸之路。中国也被称为“丝绸之国”。
如今,丝绸早已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坛,成为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的东西。与古代丝绸不同,现代工业丝绸由于纺织原料的扩大,定义更加宽泛。但只有纯桑蚕丝才能称为“真丝”。
说到中国丝绸,大多数人的之一反应一定是“半个西湖,半条丝”的浙江杭州。
浙江作为丝绸大省,有着近五千年的丝绸生产历史,一直占据着中国丝绸制造的中心地位,素有“丝绸之府”的美誉。
在浙江新昌,有一个丝绸世界。在那里,你可以看到丝绸的 *** 过程,看到精彩的丝绸作品,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。那就是——大理丝绸世界。
走进大理丝绸世界工业区,你会百思不得其解。不远处的工厂车间里,机器还在运转。这不是企业吗?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以丝绸为主题的美丽景区?
的确,这样的景点不多见。然而,2017年,大理丝绸世界入围全国首批工业遗产旅游基地。中国只有10个,而浙江省只有一个大理丝绸世界。其他包括吉林长春常颖旧址博物馆和上海国际时装中心。
当时国家旅游局在给大理丝绸的获奖感言中说:一缕丝,五彩世界,一丝一缎,山川秀美,江南丝路,丝绸之美。
大理丝绸世界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和评价?
因为这个景区承载了丝绸的一切。特别是自2007年大理丝绸世界成立以来,先后引种古桑树400余株,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古桑群落。
说起来,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。桑树栽培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。
大理丝绸世界的这些古桑树,是我国各大水系修建大型水库时,从库区移植过来的。有的已有数百年历史,有的甚至已有上千年历史,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。
如果初夏来了,整个桑园的桑叶在明媚的阳光下会闪闪发光,一棵树上会挂满喜人的桑葚。成熟的呈现出迷人的深紫色,不太成熟的还是红色,就像小灯笼一样,真的很可爱。
摘下一个,放进嘴里细细品味。酸甜的汁液在唇齿间迸出,余味悠长。
除了活着的古桑树,大理丝绸世界还收集展示了300多株珍稀硅化树,建立了大理木化石林。
从地质学上讲,硅化木是真正的化石木。这是几百万年前或更早以前,树木因为各种原因被埋在地下后,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所取代的化石树。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。
这些木化石不仅是亿万年来地质变迁的见证,也是人们研究古植物、古生物学、古地质和气候变化的工具。它们非常珍贵。
在大理丝绸大世界,有一个桑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。
这棵桑树化石长33米,最粗的部分直径为0.5米。它是2002年破土动工时从大理丝绸工业园挖掘出来的,现在是整个园区的宝贝。
因为化石木的发现,有人认为新昌是江南丝路的源头。
很少有人知道江南丝绸之路。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只有“沙漠丝绸之路”、“海上丝绸之路”、“草原丝绸之路”三个概念。三条丝绸之路都是以商旅为主,但在2007年,专家提出了第四条丝绸之路——江南丝绸之路。桑树化石无疑证明了新昌是江南丝路的源头。
不管是真是假,新昌一定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方。
继续在景区内行走,真的随处可见养蚕文化的痕迹。
图像和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,讲述着关于丝绸的故事。
一条竹夹小径充满了宜人的魅力。对面的白墙上,几幅画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勤劳。
甚至可以看到蚕宝宝在景区吃桑叶,白白蠕动,一丝不苟地吃桑叶,为以后吐丝结茧积蓄能量。
当然,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展厅里精美的丝绸作品。很多丝绸,真的像一幅艺术画,被装在镜框里,挂在家里。和绘画大师的笔迹几乎没有区别。
工人的巧手可以染出各种颜色,然后加工成各种图案。
一件饱和的衣服,即使你自己 *** ,也能看出来质感很舒服,很薄。夏天,一定很美,很清爽。
几块丝绸叠得整整齐齐,靛蓝色、藏青色、明黄色、红色。颜色很饱和,远看像彩虹渐变。
只有近距离才能看到那些复杂的图案,每个细节都很惊艳。
展出的领带早已超越了日常穿着的意义,就像艺术品一样。
和床上用品,图案生动。我很想试试有这么轻的丝绸盖在身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。
历史,丝绸故事,丝绸作品……走在这个丝绸世界里,你只觉得仿佛又走了一遍丝绸之路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真的为桑树的生动,木化石森林的震撼,生产作坊的真实,以及令人惊叹的展厅而自豪。
我是严玲。
有着有趣的灵魂。
我一直走在路上。
旅行|摄影|写作|分享
青云月优质账号,顶级媒体计划企鹅百强,/携程签约摄影师,中国民间摄影协会会员,知名旅游博主,搜狐金牌作者,微博签约自媒体,秒拍专家,微博旅游视频博主,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。
收集0条评论。
\